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管炎 > 淋巴管炎危害 > 淋巴结肿大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淋巴瘤

发布时间:2018-8-23 18:36:26   点击数:

小李最近陷入持续焦虑状态……

一次着凉感冒后,经过治疗,感冒症状明显好转,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颈部总是可以摸到几个淋巴结,“百度”的结果“淋巴瘤、肿瘤转移……”让他夜不能寐、寝食不安。

以上的情形在门诊经常可以看到,有许多人是因为触及到自身浅表部位的包块前来就诊,尤其是在淋巴结存在的部位,由于大家的健康意识逐年增加,许多人会紧张自己是不是得了淋巴瘤。

那么淋巴结肿大是否就是淋巴瘤呢?什么情况下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淋巴系统”、“淋巴结”和“淋巴细胞”

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它和血液循环系统一样,是一个布满全身的网装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分布于其中的淋巴液。淋巴结是淋巴器官之一,其他的淋巴器官包括扁桃体、胸腺和脾脏。

淋巴结遍布人体全身,按照部分可以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淋巴结与淋巴管道连接起来,以颈部,腋下、腹股沟和肠系膜处居多。正常情况下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当局部组织感染或者临近器官发生肿瘤时,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以及肿瘤细胞等可沿淋巴管侵入,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如果淋巴结不能阻止或者消灭这些病原体或者肿瘤细胞,则它们可以沿着淋巴管扩散和转移。因此肿大的淋巴结是人体的烽火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报警装置。由此可见,如果有病毒或者细菌入侵时,也就是出现感染时,或者临近组织发生肿瘤时,可以引起局部的淋巴结肿大。

淋巴细胞是由淋巴器官产生并且分布于淋巴器官和淋巴管道中的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保护着健康的机体免受外来的细菌、病毒的侵害,同时还可以清除体内一些“废物”(比如衰老的细胞、肿瘤细胞),可谓是机体的“清道夫”。那么淋巴细胞有哪些呢?通常有三种:在胸腺细胞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的B淋巴细胞;还有一些被称为细胞“天然杀手”的NK细胞。这些细胞成熟以后就会迁移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形成保护人体健康的免疫系统屏障,而不仅仅在淋巴结哦!

那么淋巴细胞既然是一道屏障,抵御外来侵害以及清除“垃圾”,就不可避免的持续处于“战斗”中,也不可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变化,毕竟适者生存嘛!但是当淋巴细胞发生恶变时,淋巴瘤即产生了。而淋巴细胞在发育和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病理变化,导致了淋巴瘤的类型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类型近百种,在未来的病理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过程中,其类型也将有更为详细的划分。

可见,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因素很多

1:感染性淋巴结肿大:

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比如常见的扁桃体炎、牙龈炎、中耳炎时可以出现面部周围淋巴结肿大,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梅毒、结核等,可以出现浅表部位多处淋巴结肿大。部分少见的细菌及原虫感染,比如布氏杆菌病、丝虫病,也可以引起淋巴结增大。

这种感染导致淋巴管发炎,引起附近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这种肿大往往伴有疼痛感,中等硬度,局部皮肤潮红,有时有线状潮红,会随病菌和病毒的消失而消失,也会因再次感染而复发。当然部分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能长期持续存在。

2:肿瘤性淋巴结肿大:

包括(1)血液系统:①淋巴瘤:可以出现全身各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比如浅表部位,通常容易发现,还有部分是浅表没有淋巴结肿大,在无意中CT发现深部(胸腔、腹腔)淋巴结肿大;②白血病:比如急性及慢性的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许多患者是由于发现淋巴结肿大来就诊,经过淋巴结活检以及骨髓检查,最终确定为白血病;(2)其他肿瘤转移:绝大部分的实体肿瘤,比如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等,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其大多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如咯血、血便、胸腹水、实体器官的肿块等。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往往直径大于2厘米,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或者皮肤黏连。

3:反应性淋巴结增生:

包括(1)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常见的为坏死性淋巴结炎,多见于青春期,10-30岁常见,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的疾病,发病原因多与细菌及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皮疹,肝脾肿大。(2)结缔组织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

淋巴结活检和结缔组织病病史对这两种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很重要。

4:细胞增生代谢异常:

比如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脂质沉积病等,这些疾病发病概率较低,因此诊断通常较困难,并且诊断时间较长。

那么,发现淋巴结肿大怎么办呢?

发现淋巴结肿大,除了根据前面提到的各种疾病的病史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的特征进行鉴别以外,往往需要综合以下临床表现和各种检查明确诊断。

从临床表现(也就是症状)上来说,短时间内淋巴结肿大同时合并有发热,咽痛或者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并且肿大的淋巴结有疼痛感,血液检查提示有炎症感染征象,大多为炎症性,可先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如果抗感染多次,仍然有上述症状迁延不愈,则需要考虑恶性可能,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如果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且伴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不明原因的周期性低热(每天固定时间发热),盗汗等,并且淋巴结摸起来质地较韧(摸摸鼻尖),则首先考虑恶性可能大。当然,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淋巴结肿大,也有少数是因为贫血,牙龈出血或皮肤出现瘀斑等,就诊后发现血常规异常,完善CT或者骨髓检查等确诊恶性肿瘤的。

那么怀疑恶性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呢?

彩超:主要检查浅表淋巴结手段,可以判断哪些部位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有无淋巴结门和形态的异常,以及淋巴结大小,有无与周围组织粘连,但无法绝对地明确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

CT:可以进行平扫及增强两种检查,通常在判断恶性肿瘤时,需要两种同时进行,因为许多疾病在平扫时无明显特征,但在注射造影剂增强后,可以根据局部造影剂摄取和排泄的速度判定病灶有无异常,也可以在淋巴瘤确诊后进行疾病的分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以及残留病灶大小的判断。但是CT也无法绝对地明确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

PET-CT:它不仅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还可以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对于增强CT无法检查到的微小病灶也可以增加发现的概率,同时帮助于判断疾病的临床分期,尤其是对于淋巴瘤,对于常规的CT以及B超无法判断稍微增大的淋巴结性质时,PET-CT的判断价值更高。此外,当增强CT在评估淋巴瘤疗效中发现残余肿块或淋巴结,而无法判断其是否存在活性时,亦可选择PET-CT。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尽量选择PET-CT检查。但对于出现代谢活性增高的淋巴结,仅仅提示此部位细胞活性较高,而肿瘤及炎症均可出现,因此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由此可见,对于肿大的淋巴结,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各种检查手段,只能高度怀疑是否淋巴瘤的可能。当高度怀疑为淋巴瘤以后,淋巴结活检是诊断淋巴瘤的金标准。

对于浅表的肿大淋巴结,首先推荐淋巴结切除活检,而对于深部的肿大淋巴结,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穿刺活检是取得病理诊断的关键。

淋巴结肿大往往发生部位不一,性质难以明确,根据发生部位不同需要血液科、普外科、介入科、消化科、呼吸科、超声科、影像科、病理科和检验科等学科协助切除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我院血液科已经开设淋巴结病-淋巴瘤专病门诊,并联合以上各学科为淋巴结肿大病人提供精准和便捷的诊断手段,从而明确肿大淋巴结性质。

淋巴结病-淋巴瘤专病门诊

葛雪苹

赞赏

长按







































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南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ixi.com/lbgywh/653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